淄博市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报告顺利完成 | |||
|
|||
7月4日,为在全球视野下,把握淄博市先进陶瓷材料产业链中关键领域的核心专利分布,明晰产业竞争格局、确定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定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先进陶瓷材料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和技术升级,淄博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和山东专利工程总公司开展的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工作圆满收官,完成了淄博市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报告。 先进陶瓷属于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关键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化工、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先进陶瓷是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研究、应用、开发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淄博市作为全国唯一的“新材料名都”、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陶瓷产业基地,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基础雄厚,产业链完善,产业空间优化集聚,品牌影响力日益突出,企业竞争力、技术领先性、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是国家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14年列入全国首批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市后,国家和淄博市均投入几个亿的巨资重点发展。但限于缺乏国内外的大数据资源和高端专利分析人才,先进陶瓷材料产业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管理决策、项目和人才引进及企业市场竞争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战略策划和咨询。鉴于此,市知识产权局积极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作为,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和山东专利工程总公司开展了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工作,利用国家“九国两组织”世界专利数据库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员等国内顶尖资源,完成了淄博市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报告。 课题报告以专利为视角,结合市场、政策等信息对先进陶瓷材料产业站位全球视角进行深度分析,明确了先进陶瓷的发展方向,进而基于淄博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产业结构优化、关键技术创新、企业整合引进、人才引进培养、专利运营等五个方面给出调整优化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在五大先进陶瓷领域,淄博在结构陶瓷和生物陶瓷领域实力突出,应着力打造结构陶瓷、生物陶瓷高端制造基地,其次借鉴发达国家的产业提升路径,大力加强对电功能陶瓷的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等多角度支持电功能陶瓷的发展。二是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带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加强高纯超细粉末的研发力度,重视氮化硅、氧化铝、碳化硅等新型材料的发展,以上游技术的突破带动中游和下游产业的发展。三是为打造全产业高端示范园,尝试引进国际先进企业,大力引进国内优秀企业。在引进国际先进企业方面,村田、TDK以及京瓷是先进陶瓷领域的全球性龙头企业,上述三家巨头企业不仅在陶瓷技术上具有世界顶尖的研发水,超强的创新实力,同时在也非常看重中国市场,与我国企业的合作意愿相对浓厚,村田在电子通讯相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绝对优势,TDK在华产业分布相对集中在中下游环节,其在陶瓷轴承和半导体器件(温敏陶瓷、气敏陶瓷、湿敏陶瓷等)上的技术优势明显,京瓷作为结构陶瓷材料的研发重点企业,其产业链主要侧重中上游的发展,其在氮化硅陶瓷以及切削工具的研发上具有较大优势。在国内,京东方、比亚迪等企业不仅拥有较多的专利储备,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在产业布局上也覆盖了整个陶瓷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四是高端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既要立足于本地,也要积极地从外部进行引进。在引进人才时应综合考量创新人才在先进陶瓷方面是否掌握了高新技术,是否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创新人才的研发方向是否与园区产业调整、发展方向相契合;创新人才是否具有与园区合作的意愿。淄博本地区创新人才,山东理工大学的创新型人才储备丰富,且创新型人才研究领域广泛,此外中材高新中的王重海、程之强等人在氮化硅等陶瓷材料的研发上具有优势,张永明在燃料电池上,李京友、鹿自忠在陶瓷耐热材料上的研究均具有一定优势。在引进外部创新性人才时应重点考虑先进陶瓷的一流研究机构,例如,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在新材料、新工艺开发上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拥有一大批重点领域的核心创新人才,园区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从这些优势科研院所、企业引进人才。五是做大做强先进陶瓷产业,必须提升专利的运营能力。除自主创新外,可以通过专利收储来提升核心竞争力。专利收储以国内高校和研究结构的科研成果为主要对象,同时结合园区的规划和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淄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淄博企业的不断创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技术升级、优质企业引进整合、高端人才聚集培养以及合理的专利布局和运营,淄博必将可以走出一条高精尖的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之路,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基地。(专利信息管理科)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