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告通知
2017年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发布日期:2018-04-28 11:00:49 浏览次数: 字体:[ ]

汇编说明

 

    2017年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是全面反映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综合性文献。在汇编过程中,我们以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提供的材料为基本素材,本着客观、真实、完整、简练的原则,进行了摘选和汇编。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敬请提出宝贵意见。

附: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举报投诉电话

   

                淄博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8年4月             

 

  


2017年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知识产权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一个定位、三个着力”总体思路和“十个新突破”工作重点,聚焦发挥知识产权工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一、专利保护工作

    2017年全市累计发明专利申请5660件,列全省第3位;累计发明专利授权1063件,列全省第5位;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10.74件,列全省第3位;PCT国际专利申请90件,列全省第4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1.38亿元,列全省第10位;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3家,列全省第5位;查处假冒专利案件196件,列全省第8位。淄川建材城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淄博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工作先进集体”。

(一)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一是草拟并经市政府印发《淄博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实施方案》,明确2020年建成知识产权强市的目标,成立了分管副市长任组长、27个市直部门、8个区县和高新区、经开区、文昌湖区为成员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34项具体任务及分工,促进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印发《淄博市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办法》,提出对财政资金投入数额较大以及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科技活动开展知识产权评议,避免因知识产权问题导致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三是印发《淄博市知识产权局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措施》,明确通过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程等九大工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我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知识产权保障;四是印发《淄博市知识产权强企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打造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知识产权强企,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大驱动力。

(二)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逐步形成。一是深入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查处假冒专利违法行为196起,立案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3件,两项数据均较上年增长20%以上;二是充分发挥12345维权援助热线作用,鼓励专利代理机构参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三是在机械博览会暨制药化工科技展览会、陶瓷博览会等大型展会设立知识产权咨询投诉中心,开展展会执法和宣传。四是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工作,面向全省范围征集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393名,充实优化了我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家力量。

(三)企业知识产权创新和转型发展逐步推进。一是核心专利产生巨大效益。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发明专利获得专利独占许可费5亿元人民币,为目前全国专利转让最高金额。作为校城融合重要成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予以发布,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二是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低成本融资渠道。23项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质押合同登记,获得银行专利质押贷款1.38亿元。三是服务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年内新增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24家,新认定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突破,达到2家。四是开展专利导航工作。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和山东专利工程总公司开展先进陶瓷材料产业专利导航工作,完成导航报告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推广山东理工大学专利微导航模式,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团队,用“山东理工大学模式”对东岳集团研发的第三代燃料电池膜项目给予人才、资金、技术支持,帮助其规避知识产权风险。五是组织实施各级专利奖项评选推荐工作。我市淄博工陶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液晶玻璃基板成型装备制造关键技术专利群”,获评山东省首批重点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实力、在国内产业内掌握主要话语权的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入库项目,获得100万元的奖励;组织优秀发明家参加“第五届山东优秀发明家”活动,3人获“第五届山东优秀发明人”称号;8个项目获国家专利奖,为历年来最多;组织评选淄博市专利奖,共评出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30项,学生发明奖10项,由市政府发布《淄博市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淄博市专利奖励的决定》予以表彰。六是开展知识产权调研、摸底工作。到知识产权工作实力较强的苏州、杭州、宁波、武汉、长沙、湘潭等地和我市11个区县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篇,为因地制宜开展知识产权工作提供决策参考。七是完善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稳步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加大了“一站式” 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云英网”和鲁中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目前云英网已上传专利信息10399件、商标314件,参与专利转让63件;搭建了“先进陶瓷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在线服务;执行了《淄博市专利运营发明专利收储实施方案》,共收储32件专利,完成2项技术专利布局,构建3个专利池,入池专利70余件。

(四)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力度逐步加强。一是以“创新创造改变生活,知识产权竞争未来”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洪涛在淄博日报发表题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创新创造培植沃土》的署名文章,各区县局配合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淄博日报》等主流媒体连续报道宣传周活动盛况,营造了良好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原司长马维野等领导、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培训活动,宣传周期间共培训机关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企业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编制印发《2016年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对淄博市2016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公布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部门的举报投诉电话,对扩大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和震慑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专项培训。举办专利挖掘与布局实战、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专利行政执法、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全市小微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培训5个班次,共培训企业、高校、院所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相关负责人员、技术人员,知识产权局系统工作人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人员450余人次;依托山东省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淄博分站开展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培训工作,160余人次进行网上注册学习。三是加强政务信息报送工作。2017年度我市政务信息分数位列全省17地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第一位;所报信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工作动态》采用1篇,市政府督查室微信公众号采用4篇,2篇经市政府办公厅筛选上报省级,1篇上报国办,有效扩大了知识产权工作社会知晓面。

二、商标保护工作

全市净增注册商标5607件,总量达到36631件,同比分别增长24.08%、15.04%;新增“名宇、卡罗娜、金卡”3件驰名商标,总量达到87件;新增“边河黑猪、蓼坞小米、高青小米”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量达到43件;新增淄博市建材冶金行业协会“”(图形)集体商标1件,总量达到5件。

(一)组织提升品牌价值与工业强市建设专题培训班。2017年5月31日至6月5日,联合市委组织部在中国人民大学培训学院组织举办“提升品牌价值与工业强市建设专题培训班”,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及全市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分管负责人45人参加了专题培训。

(二)持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全年组织开展了“商标助企”大走访、排查和防控商标监管风险、2017打击网络市场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农村商品交易市场和城乡结合部市场治理、深入实施商标战略大力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规范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全面排查涉侵犯权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广告监管等专项行动,有效地保护了商标专用权,促进了市场公平竞争。全年工商、市场监管系统共查处侵权假冒案件55件,罚没款82.2万元。其中,商标案件38件,罚没款63.31万元,移送公安机关商标侵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件。

(三)开展建筑陶瓷行业商标品牌调研。组织对建陶行业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进行调研,形成《加快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促进建陶行业新旧动能转化的调研报告》,对培育我市淄博建陶地域品牌,促进建陶行业新旧动能转化提出了对策建议。

三、版权保护工作

(一)积极开展版权宣传。在第17“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版权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版权宣传活动。一是《淄博日报》、《淄博晚报》、《鲁中晨报》、《淄博声屏报》等报刊刊登相关宣传海报、宣传资料,淄博电视台在宣传周期间播放宣传全省统一视频资料;二是根据国家版权局的统一部署,制作了版权保护宣传一拉宝300个、印制了宣传海报1000份、宣传折页5000份,市局、区县文化出版局组织上街宣传版权知识,在各区县行政服务中心、市书刊市场、火车站、汽车站、电脑城、大型书店、版权示范单位等重点单位摆放宣传牌,张贴宣传海报宣传版权保护知识。

(二)积极开展版权、著作权登记服务。一是淄博市“版权服务进企业”启动仪式在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为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颁发了185份版权登记证书。二是利用山东省版权保护与服务平台,针对目标群体,引导开展著作权登记,全年著作权登记证书发放980件。三是积极受理著作权登记初审52件次,认真指导企业自助申请登记200余件次

(三)积极推进使用软件正版化工作。一是建立起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长效管理机制。从制度层面研究探索建立长效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软件购买、使用责任制度和专项档案制度,真正把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和长期任务,巩固我市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成果;二是出台《淄博市推进企业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规划》等系列文件,加大我市企事业单位软件正版化工作力度。三是积极走访调研。市文化市场执法局对我市43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积极向企业负责人宣传推进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工作的精神,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发行等行业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工作效果突出。 四是认真核查督促整改。市文化市场执法局集中执法力量对世纪天鸿、绿卡凯尔等大中型企业进行检查,通过核查整改,有15家企业编制了正版软件采购计划,现已采购办公(设计)软件200余套,其中世纪天鸿、绿卡凯尔、长征教育三家新闻出版企业制定了健全的版权保护制度和完善的培训机制,其自主版权产品在本行业居领军地位。淄博市推进民营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受到了省督查组的好评,在全省起到了带头作用。

(四)积极开展打击侵权盗版工作。一是查侵权,抓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净网”、“清源”、“秋风”、“护苗”、“固边”五大“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共检查网站、论坛1207家次,整改隐患 216 处,督导网站、论坛自行过滤屏蔽淫秽色情信息9550余条,处置淫秽色情信息2400条。其中,通报异地网安部门880条,通知本地网站论坛1520条。二是查违法,追根源。2017年来,市场文化执法局查案件、挖窝点,严厉打击各种制售侵权盗版出版物活动,相继查办了淄博丽人擅自出版发行非法出版物案、淄博“8.09”李某某等四人涉嫌侵犯著作权案等一批典型案件,对相关违法违规经营单位进行了严厉处罚。2017年,全市共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79起,其中行政案件173起,刑事案件6起,目前已刑事判决4起,6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三是严检查,强监管。市文化市场执法局对各区县文化市场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督导检查,督促区县建立完善监管台帐,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风险管理。对出版物集中销售场所和印刷企业进行了暗访检查,对存在问题以通报的形式进行了反馈,各区县对暗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核查和督促整改,及时查处了个别经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共出动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检查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800余家次。其中,检查印刷企业660余家次,检查出版物销售场所1200余家次。全市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20000余册(盘),取缔无证照经营者和非法游商地摊50个。

四、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

(一)品种权申请、授权情况稳步提高。2017年,我市有6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审定。其中,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山农28号”通过国家级审定;淄博市农科院选育的“淄麦28号”、 “淄麦29号”,淄博禾丰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山农齐民1号”、“齐民8号”,以及山东鲁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农星022”,通过了省级审定。相关育种单位已提交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林木植物新品种权3件,分别是沂源县王学坤申报的“平安槐”国槐新品种,沂源县沂河源规划研究所申报的“辉煌”和“冬香银阁”桂花新品种

(二)种子打假护农专项行动扎实有效。市种子管理站积极组织开展种子打假护农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210车次,执法人员800余人次,检查种子经营业户500余家,涉及品种1600个次,现场纠正违法行为140起。

(三)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成效显著。市林业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发了《淄博市林业局关于印发2017年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专项行动方案》。市及区县林业部门共成立11个专项领导小组,各级累计召开专项会议30余次,严密部署实施林业侵权打假执法行动。为提高我市植物新品种权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聘请山东理工大学法学教授举办植物新品种保护行政执法培训。2017年共对全市各区县10多处交易市场(包含临时市场)及500余处苗木花卉业户进行了摸底检查,检查中未发现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未发现假冒授权品种、销售授权品种使用其注册登记名称,未发现假冒观赏植物和经济林植物新品种权的违法行为。

五、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一)加大了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推广使用力度。认真抓好专用标志的推广使用工作,充分发挥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及品牌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范围和影响力,杜绝专用标志零使用的现象。

(二)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监督检查力度。对已获批保护的三件地理标志产品,督促相关区县质监部门不定期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专项监督检查或监督抽查工作,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质量。

(三)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宣传保护力度。注重利用各类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总结典型经验,展示工作成绩,形成良好的保护舆论氛围。督促我市获批保护的三件地理标志产品企业继续做好“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山东馆的建设工作,并做好相关信息及内容的及时更新。

    六、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

2017年,淄博海关成立“政策宣讲志愿队”,通过宣讲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相关政策,扩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工作的影响力。2017年共组织政策宣讲会、企业座谈会4次,形成了海关、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提升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威慑力。结合辖区工作实际,淄博海关遴选有知识产权保护需求的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为目标企业,加大重点培育力度,畅通企业与海关的沟通渠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提供便利服务,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支撑。

    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工作

2017,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8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7人,涉案金额15940余万元;发起知识产权类集群战役4起,承担云端2017”专项行动集群战役线索研判任务44起。2017年4月26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公告,授予淄博市公安局直属分局、市文化执法局“2016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一等奖5人获得“2016年度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个人一等奖 

(一)坚持以打开路,始终保持对侵权假冒犯罪的严打态势。近年来,淄博市公安局按照多破案、破大案,争取发集群战役的思路,破获了一大批涉假大要案件。博山经侦大队侦办的崔财鑫等人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桓台经侦大队侦办的“4.5”非法经营农药案、淄川经侦大队侦办的邹方瑶等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和毕月兰、胡武俭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涉案金额巨大,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经公安部经侦局批准发起了集群战役。直属分局立案侦查的“4.08”盗版侵权案,查获侵权盗版音像光盘28000张,淫秽光碟876张,涉案价值500余万元专案5名执法人员受到了国家版权局的表彰,办案人员先后两次应邀在全国版权保护培训班专题授课。

(二)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协作,促进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衔接。市公安局与工商、盐务、烟草等八家行政执法机关签订了合作协议,就信息共享、执法联动、协作保障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理顺了协作机制。与物流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常态化监管机制,着力提高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严把发运、承运关,建立物品收发、运输统一标准,最大限度堵塞了假冒伪劣产品流通漏洞。20177月,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对打击侵权假冒犯罪证据效率的认定和规格的统一标准进行了协商探讨。

(三)注重基础建设,树立情报导侦意识。加强打假黑名单库建设工作,将近五年以来所有涉假案件打击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以及行政处理的人员,全部导入黑名单库。加强对全市侵权假冒案件基础数据的统计分析,为下一步更好的开展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提供支持。

(四)突出宣传工作作用。将打击侵权假冒犯罪宣传与大走访、社区警务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派出所向各个村居、企业的群众派发宣传材料,宣传识假防假常识,收集违法犯罪线索开展“3.15” “4.26“5.15”主题宣传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宣传打击侵权假冒犯罪案件的典型案例,收到良好效果。

    八、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2017年,我市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157件,审结153件,结案率为97.5%。其中著作权案件44件、商标权案件71件、专利权案件38件。审结的案件中结案方式为判决的有50件、调解撤诉的97件、驳回2件,调撤率为63.4%。

(一)充分挖掘典型案件,扩大知识产权审判影响力。2017年,“精品案审判”为指引,不断挖掘和打造具有典型指导意义的精品案件,陈燕萍同志将其审理的“宜宾五粮液诉河北大午酒业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提炼成典型案例分析,并在《山东审判》2017年第4期发表。注重典型案件的推广和宣传,积极参加各类案例评选活动,胡晓梅同志的知识产权案例在全市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二)不断创新多元化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渠道。2017年,市法院认真落实《山东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积极搭建化解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平台,鼓励当事人合理选择高效便捷的纠纷化解渠道。通过与工商、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衔接联动,交流共享信息,一部分商标权纠纷案件,如山东颜山泵业有限公司与本地某泵业公司的商标权纠纷案件,在与工商部门的合力协调下得以解决,避免了当事人诉累,妥善化解了知识产权纠纷。

(三)深化司法公开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在微博、微信平台发布市法院知识产权保护十二年的工作与成绩,参加第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到会进行知识产权普法宣传,组织巡回法庭走进义乌小商品市场,现场开庭,向我市律师协会授课等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氛围。利用司法公开“四大平台”,扎实推进知识产权裁判文书上网、庭审网络直播、审判流程公开工作,确保审判工作全程监管、全程留痕、全程可查,让司法权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相关举报投诉电话

 

1、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与举报投诉):12345

2、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2345

3、市文化市场执法局:12345

4、市农业局:2181734

5、市林业局:3887370

6、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2365

7、淄博海关:7993912

8、市公安局:2139841  213984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