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淄博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 ||
---|---|---|---|
索引号: | 12370300495545482D/2025-550841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5-03-11 | 发布机构: | 淄博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 |
淄博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2024年,淄博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细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年内,淄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淄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2023年省对市考核知识产权指标得满分、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检查评议获优秀等次,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淄博分站连续6年获评全国优秀分站。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3065件,同比增长20.9%;发明专利拥有量13821件,同比增长19.4%;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9.37件,列全省第5位;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1.29件,提前完成“十四五”任务目标;注册商标总量达102416件,马德里商标累计177件,中国驰名商标累计91件;地理标志商标累计达到50件。
二是创新能力获得新突破。针对“专精特新”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开展梯次培育,在高价值专利创造、专利转化运用等方面给予重点指导帮扶。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家、优势企业30家;创新主体先后获评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银奖1项、优秀奖30项,省专利奖特别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2024年组织25家企业参加省新高赛,2个项目获3等奖;完成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23件。
(二)强化监管执法,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一是坚决筑牢保护防线。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专项行动。2024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办理各类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162起,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裁决立案41起、裁决20起;2024年第一、二批非正常专利申请撤回率分别达96.91%、94.37%。
二是大力推进机制创新。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知识产权确权审理协同机制,淄博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现专线连接的地级市;建成淄博海外知识产权公益服务点,与南非西开普省山东商会签订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协议,发布《美国知识产权法律政策简介》,有效提升涉外企业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水平。全市全年共完成海外纠纷指导9次,帮助企业挽回损失近千万元。
(三)立足转化运用,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经济社会效益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深入开展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与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分行签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全市全年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36件,质押金额21.3亿元。
二是加快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实施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专项行动,盘点高校、科研院所存量专利2600余件,组织开展供需对接活动2次;深入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国家平台完成开放许可发布9件;企业从高校、院所达成转让和许可实施143件,增幅81.01%;建立创新成长型企业库437家,省优势示范培育企业库55家,国家优势示范企业库50家。
(四)提升服务效能,持续扩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受益面
一是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多元化。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现知识产权业务“一窗通办”,依托淄博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站式、全链条”公共服务体系;举办专利检索技能大赛,进一步提升全市知识产权从业人员专利检索技能和公共服务水平;3家企业获批省“助企攀登”审查员实践基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问题30余项,给出专利布局建议20余条,培训600余人;发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专利预审“绿色通道”作用,2024年共接收专利预审申请4029件,预审合格3794件、授权3230件,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较普通渠道缩短91.36%。
二是深化知识产权导航服务。围绕重点产业链及企业实施专利导航,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专利布局,加快推动专利导航成果落地。2024年实施市级导航项目7个,5个项目获批省级专利导航项目;组织开展企业专利微导航训练营培训,参与企业达40余家。
二、2024年创新举措、亮点工作
(一)“三聚焦、三提升”开展“知创淄博”助力创新发展专项服务行动,打通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以“知创淄博”为品牌全面开展助力创新发展专项服务行动,依托“三聚焦、三提升”工作模式,针对重点产业链和重点企业开展精准服务,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提升专业团队服务能力。对淄博206家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分级分类、建立需求清单,与齐鲁股权交易中心联合成立全省首家上市后备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开展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围绕淄博市二十条产业链梳理链主企业、重点企业以及上下游、周边企业近千家,广泛吸纳全国知识产权领域优秀专家49名,成立“知创淄博”专家服务团队8个,选派业务骨干兼任链主企业、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特派员,组成市局和区县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中介服务机构和专家参与的工作团队。
二是聚焦创新需求,提升专业服务覆盖面。根据初步摸排需求,出台涵盖知识产权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并配套编制办事指南和常见问题解读,深入基层一线走访443家企业、帮助解决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专利预审、专利导航、专利奖评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产品备案和密集型产品认定、专利保险补贴、助企攀登活动、知识产权专家服务等9个方面知识产权工作难题407个。如针对某企业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迫切需求,与企业共同到天津审协进行沟通对接,邀请国家审查员来企开展一对一指导和培训;针对某企业面临商标“撤三”申请的情况,组织市局科室和专业服务机构专家针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和全过程指导。
三是聚焦核心技术,提升成果转化水平。根据前期摸排的企业需求,先后举办知识产权转移转化项目路演和智能制造领域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现场推介项目7个、书面推介项目1500余个,现场促成合作20余项;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组织专家团队对企业创新潜力、专利布局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企业挖掘创新点。如结合某企业专利快速预审需求帮助挖掘聚四氟乙烯高频覆铜板项目创新点并协助开展专利布局,该项目先后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审授权获得28项发明专利,将率先打破国际垄断,实现高端高频覆铜板的国产替代。
(二)“全链条、立体化”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关联事案复合处理机制,推进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实践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大量的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纠纷案件中的侵权行为没有受到行政处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还存在不完整的问题。为此,淄博市局着眼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联合市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文旅局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关联事案复合处理机制,依托联席会议、线索证据移送和协助调查取证、案件会商沟通“三项制度”,实行知识产权侵权关联事案行政处罚、民事赔偿、刑事追诉等事项的复合处理,实现了全链条立体保护,经验做法被中国知识产权报刊发介绍。
该机制主要工作流程为:权利人发起诉讼-法院审查受理-分流生成诉前调案号-移送行政机关-行政机关立案查处(调查取证+源头追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对赔偿纠纷进行行政调解-人民法院对调解结果进行司法确认。
一方面,该机制充分发挥了行政保护效率高、处理时限短的优势和司法保护效力、执行性强的特点,既为行政机关增加了案源,追究了违法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又追究了其民事侵权责任,同时又可对案件线索追根溯源,进一步优化了知识产权全链条立体保护体系;另一方面,该机制通过优化协作配合机制,在促进科技创新、维护市场公正竞争、提高审判效率和公正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综合成效。2024年,全市通过该机制共移交案件52件,调解成功39件,作出行政处罚28件,案值149万元。淄博沂源县法院、沂源县市场监管局运用该机制办理的1件典型案件从移送、立案、结案、行政调解到司法确认仅用时27天,达到了及时查处违法行为与化解纠纷目的;第三,该机制通过案件分流充分发挥行政调解作用,化解了知识产权民事诉讼案件居高不下的问题,有效降低了知识产权侵权诉讼率。
三、2025年工作重点
2025年,淄博知识产权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聚焦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知创淄博”助力创新发展服务行动,突出专利预审通道扩容和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两个重点,实施专利转移转化促进、地理标志保护运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能力提升“三项工程”,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优化政策和服务体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圈”。深入落实《淄博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做好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转化运用、融资信贷、专利导航、高价值专利培育等重点环节,加强与产业、科技、贸易等各领域政策的有机衔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完善服务企业事项清单,发挥好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作用,引进和培育高端服务机构,扩展知识产权专家库服务范围,完善服务措施,增强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知创淄博”高端服务品牌。
二是实施专利预审通道提质扩容工程,铺设产业发展“快速路”。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产业创新的关键加速作用,持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2025年专利预审合格量继续保持在3000件以上,授权量保持在2000件以上;做好对上争取,增加人员编制,招聘符合新增领域专业需求的预审人才,争取扩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为新增服务产业领域。
三是实施专利转移转化促进工程,搭建供需合作“连心桥”。重点围绕淄博市二十条产业链开展转化运用供需对接、信贷支持、高价值专利数据库建设、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等一系列知识产权赋能工作,建设淄博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平台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联合济南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建立省级商标品牌指导站,加强知识产权对重点产业链做大、做强、做长的支撑作用,2025年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件以上,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5800件以上,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33件以上。
四是实施保护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打造地方经济“活力场”。用好“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和知识产权关联事案复合处理机制,推动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代理机构监管,积极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局多模式无效审理试点;依托沂源金大地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地理标志保护运用基地,在八大局市场建立知识产权规范化样板街区,构建“产业品牌统一化、企业品牌特色化”发展模式,培育打造区域性知名地标品牌。